{{ $t('FEZ001') }}feng8282
{{ $t('FEZ002') }}教務處|
今天上午,教授透過簡報介紹不同地形區域的氣溫、雨量與動植物的分布,其中有許多圖表幫助我們更加認識夏威夷大島,千變萬化的地理環境,從火山地形、不毛的熔岩劣地到亞熱帶植物林,各種自然奇觀令人印象深刻。
接下來,我們親手接觸了前天在海濱公園採集的各種海洋生物,感覺新鮮有趣。另外,教授在這幾天大島的戶外探查活動中抓了很多小動物,讓我們用顯微鏡觀察了蜘蛛、甲蟲、蜥蜴等,這樣的安排真是戶外學習與室內課程的最佳連結,讓我們對室內課程更有興趣。
下午,我們來到2006年建立的Papahanaumokuakea 海洋國家紀念館。這塊海洋保護區裡有眾多珍稀物種,例如夏威夷僧海豹、綠海龜、珊瑚、海鳥等。我們聽完該館的介紹後,解說員請我們分組,將海鳥的胃中的未消化殘留物分類成自然的與非自然的(人為垃圾),可見,這些人類對海洋的汙染,已經大大威脅到各種海洋生物的存活。從這個活動,我們應該了解,唯有透過檢視過去我們對海洋的破壞,才能找出未來保護海洋的最佳途徑,這真是海洋教育最珍貴的一堂課。
下一站,我們到隔壁的太平洋海嘯博物館,一入館,解說員就播放簡報,講述由大地震引起巨大的海嘯,
晚上,用餐後我們針對明天的學習發表加緊練習活動,
{{ $t('FEZ003') }}2015-07-17
{{ $t('FEZ005') }}385|